“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会有酒。酒能带给人快乐。”
“有了酒,就会有人醉。酒还会引发冲突,造成健康问题,古人甚至贪杯误国。”
在韩国有名的曲醇堂酒业有限公司的资料上,这两行“祝酒词”竟自相矛盾地指出了酒的好处以及带给人类的困扰。当然,曲醇堂的本意还是在标榜自己能够“兴利除弊”,弘扬一种与众不同的酒文化。
不久前,应《韩国邮报》李庆植会长之邀,记者有机会访问了位于韩国江原道的曲醇堂生产基地。在那里,记者第一次郑重其事地试饮了早已流行的百岁酒。主人的盛情和百岁酒的美味共同酿成了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记者同时发现,曲醇堂的成功颇多得益于这家公司对自己独具特色的酒文化的执著。
不醉酒的酒文化韩流中的非主流
随着影视作品的广为传播,韩国人不分男女贫富全民痛饮烧酒的场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酒精度为20度出头的勾兑酒,也就是韩国人趋之若鹜的烧酒一直在韩国市场上居于绝对主流的地位。近年来,韩国经济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用啤酒和威士忌调制而成的炮弹酒也广泛流行,成为韩国酒文化的新贵。
烧酒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它的味道清醇和廉价,这两大长处往往很容易让喝酒的人尽兴。虽然韩国人在酒桌上很少劝酒,但邀上三五知己,有“醉之卧之君莫笑”的韩国酒文化做后盾,无论烧酒还是炮弹酒,兴致一来,不醉不归。今年年初,韩国第二大烧酒制造企业斗山推出了名为“像初次一样”的新产品,短短5个月创造了销售上亿瓶的奇迹。同期,第一大烧酒厂商真露的烧酒销量接近前者的8倍。由此可见烧酒在韩国的“人气”。
曲醇堂倡导的酒文化却颇有些另类。曲醇堂海外事业部部长金恒燮强调说,曲醇堂欢迎人们喝酒,但更希望人们享受饮酒的乐趣而不是酒精的乐趣。简而言之,要喝酒但不要醉酒。在韩国,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不过正如韩国人都看到的那样,曲醇堂的酿酒事业却欣欣向荣。
金恒燮介绍说,为了提倡健康的酒文化,曲醇堂费尽心思,做出了许多努力,创业50年来一直在生产低度“好酒”。
曲醇堂的核心产品就是百岁酒。它是韩国为数不多的真正采用发酵工艺酿造的酒,除了使用“好江米和好酵母”,酿造时还添加了多种药材。百岁酒只有13度,不会喝醉却能活跃酒桌气氛、增加聚会乐趣。
曲醇堂的名言是用汉字写的,可以断句为“酒,百药之长”。意思是说,喝好酒应该有益身体,这就是酒里为什么要添加许多药材的原因。根据等级不同,百岁酒添加10种或12种药材,包括人参、甘草、何首乌、枸杞子和五味子等。这些药材被粉碎后,和米粉一起经过一周的发酵,记者的感觉是,含有中药的百岁酒有着丰富而略带回甜的味道。
曲醇堂为百岁酒所作的正确定位产生了效果,百岁酒获得了韩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自1992年面世以来,百岁酒获得了多项重要奖项,包括政府颁发的“韩国代表酒”的殊荣。
端起这样一杯橙黄的、好喝的酒,心情真的会变得轻松。席间,金恒燮部长一面举杯,一面笑道:“我们这里虽然是酒厂,却从不向客人劝酒,这就是曲醇堂的风格。”
百岁酒让酒文化“多元化”
参观工厂的时候,记者看到了崭新而洁净的车间、优美的厂区、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稍感异常的是,并没有闻到记忆中酿酒厂特有的味道。原来,记者一行通过的是参观通道,与车间相对隔离,而且工厂新迁到此地,设备先进,环境很好,特别是这里的水质很好。
主人介绍说,曲醇堂的产品线很丰富,包括马格里酒(一种传统的低度米酒)、刺五加酒和纯谷酒等。但百岁酒在韩国传统酒中却起到了开山之祖的超然地位,虽然面世不过十几年,却一举成功地改变了韩国传统酒无人问津的现象,使得韩国传统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韩国的传统酒是从小作坊起步,最终开始大规模生产的。建国前,制酒业因内忧外患,一度停滞。建国后,经济基础薄弱,粮食缺乏。韩国1962年修订的《酒税法》明确规定,用大米等谷物酿酒属于非法行为。因此,传统的酿造酒停滞不前,用酒精勾兑的韩国烧酒却迅速发展,闻名天下的烧酒文化也随之兴起,至今不衰。烧酒甚至已经成为韩国大宗出口物资之一,日本市场变成韩国烧酒最大的出口市场。
但是,韩国的酒文化毕竟已经开始“多元化”了。百岁酒的市场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和百岁酒度数接近、味道很像清酒的“清河”酒也相当流行,推出不久的塑料瓶软包装啤酒也成为时尚饮品。韩国男人不仅开始喜欢粉色衬衫和嫩绿领带,也开始更多地选择不再醉酒。
百岁酒:随韩流流向中国
同主流的烧酒厂家相比,曲醇堂并不回避自己的“小”。但令曲醇堂自豪的是,他们经营的都是高端产品,盈利能力强,品牌形象健康。带着这些优势,曲醇堂在抓紧推出新产品的同时,还在致力发展自有品牌的餐饮连锁店“百岁酒村庄”,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金恒燮坦率地说,中国市场是曲醇堂主要的目标市场之一。近年来,他几乎平均每月都要去一次中国。他说,根据曲醇堂的调查,中国人喝酒的习惯也正在发生改变,酒精含量从高到低,花色品种日益丰富,这同韩国市场很相像。
韩流在中国大行其道,曲醇堂的韩国酒会不会也搭上这股韩流便车呢?记者的这个问题惹来了金部长一声苦笑。他说,虽然韩流打开了中国人对韩国文化认知的大门,但是现在同韩流有关的东西都太贵了。曲醇堂曾经试图借助《大长今》剧组来举办市场推广活动,但最终还是因过高的价格作罢。
即便如此,还是能看得出,韩国酒仍然在为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懈努力。